1、评议。出示评价标准:①是否运用具体生动的事例写出了动物的特点?②是否运用先抑后扬的写法表达出对动物的情感?
2、引导学生回顾《猫》《母鸡》《白鹅》
3、总结:同学们,读准多音字的秘诀是弄懂它的意思,你明白了吗?
4、(2)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。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,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。
5、这句话写猫抓老鼠时尽职尽责,非常有耐心和执着。
6、预设2:老舍很肯定的说猫很贪玩了,然后又是一个转折,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,又是多么尽职”。又贪玩又尽职,这也很奇特。
7、梳理矛盾,质疑启思,体会写法
8、师总结:这下你们明白了,“可是……可是”两个转折把三种矛盾的性格巧妙的连接在了一起。老舍先生就是这样一位语言艺术大师,普普通通的语言却写出了猫性格的复杂。接下来,咱们可要认真品读他的语言哦。
9、借助表格,对比阅读,体会表达
10、(1)可后来,我为什么不敢再讨厌母鸡了,从课文中找出理由,品读感悟,全班交流。
11、(3)它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特点?
12、母鸡很勇敢,我分享的句子是()。
13、母鸡很辛苦,我分享的句子是()。
14、积累带动物名称的成语。
15、尽职:它屏息凝视,一连就是几个钟头,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!
16、这句话把“声音”比作“小铃铛”,把“光芒”比作“明洁的丝绸”,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这种事物的喜爱之情。
17、这个单元的课文围绕一个比较宽泛的人文主题进行选编。即这些可爱的动物,是我们的好朋友。语文要素是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,写自己喜欢的动物,试着写出特点。包括必备的语文知识、基本的语文能力、适当的学习策略、良好的学习习惯。在对比阅读中落实要素,贯穿方法指导,梳理总结,进一步提炼方法,最后在习作中实践运用。
18、你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学校,就是为了监督我们,谁偷偷熬夜复习,临走还不忘再批评嘱咐一下,那些不按时休息的学生。
19、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,并表达出自己的喜爱之情的。
20、作者对母鸡前后不同的态度文中用了两句话直接来写,它们是:①我一向讨厌母鸡。(叫声难听,欺软怕硬,居功自傲)②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。(板书:讨厌,不敢讨厌)
1、交流第七自然段,抓住一系列动词,如“啄食”“掘地”“伸展着翅膀”“半蹲着身子”等词句,体会母鸡的辛苦。(配乐全班表演,老师适时采访)
2、统编版四年级下册四单元
3、教师指导学生表演:声音响亮,合乎角色;表情丰富;动作自然大方;舞台位置合理。
4、这句话体现了桃花水的多情。
5、(1)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,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,嘴里吹着气,望着妈妈笑。
6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,以演促学,提升语文素养。
7、(2)升华感情。正是因为母鸡的负责、慈爱、勇敢、辛苦,老舍先生不敢再讨厌母鸡了。齐读第9段,母鸡的伟大。
8、(2)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,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,向两边拉。
9、小结:我们通过品读重点语句感受了老舍先生严谨平实的语言风格,体会了他抓住“母鸡保护小鸡”这样一个具体生动的生活事例刻画母鸡特点的写法。鸡母亲的负责、慈爱、勇敢、辛苦就刻在我们心坎里了,我们也感受到老舍先生文字里流淌的对母鸡的赞美之情。(板贴:生动事例,体会情感)
10、三年级下册语文三年级下册数学
11、回顾旧知,品读词句,初悟感情
12、(设计说明:用这样的方式导入,既能让学生感受动物的特点,又能对所学文章中动物形象有所感受,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)
13、“学究”原指“有迂腐气的读书人”,是贬词但在这句中,借助于特定语言环境,转贬为褒,“学究”含义是“治学严谨的学者”了。
14、你做事做那么快干嘛,做得快还做得那么好,让人挑不出毛病,你这让别人情何以堪。
15、(5)你和它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情?
16、褒义,是对一个词语感情色彩的划分,表赞许、肯定的意思,是好的一类的词语,与之相对的词语为:贬义。
17、妈妈与邻居说:我家的傻孩子,去他爷爷家打碎了花瓶,哥哥要帮他顶罪,但他还是跑到爷爷那里承认了。
18、“舍”也是多音字,课件出示折的多音字:
19、它屏息凝视,一连就是几个钟头,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!(1)指名读,提问:“屏息凝视”是什么意思;
20、(设计说明)通过对文本的再加工,将自己的阅读收获、感悟体现在剧本中,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。
1、(设计说明)小组分工,引导学生关注自身,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。
2、出示自读提示(课件出示):
3、师总结:同学们,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句话:“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”中的“非……不可”双重否定。双重否定的句式和普通句式有什么不同呢?对比一下:
4、人们赞美流星,是因为它燃烧着走完自己的全部路程。
5、语文微型课程研究小组成员(排名不分前后)
6、这首诗运用排比、反问的句式,诗人由大海联想到星光与花香,抒发热爱大海的情怀。
7、在生活中,我们常常用这种先贬低后夸奖的写法,来表达对某种事物强烈的感情。请同学们回忆以下情景仿照《母鸡》先抑后扬的写法,任意选取一个,尝试着写一写。
8、(2)梳理作者的写作方法:从叫声、步态、吃相等方面,采用正话反说、明贬实褒的方式。
9、《沈石溪:我的动物朋友》里有许多栩栩如生的可爱生灵,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呢?
10、单元思维导图能帮助我们梳理清楚本单元各环节内在联系,理清教学思路。在教学完成后,还可以进行反思,添加注意事项,为日后教学提供便利。
11、仿写:美妙的小雪花呀,像一只只空灵飘逸的蝴蝶,扇动着薄翼,初降人间。
12、(设计意图)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。此环节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,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,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,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。
13、妈妈与邻居说:我家的傻孩子,与他一起玩的小朋友打破了人家的玻璃,只有他跑去承认了。
14、小结:你们看,当作者的情感和态度发生变化的时候,词语的感情色彩也随之在变化。
15、板块一:深入研究《白鹅》
16、通过刚才的介绍,你对这个动物朋友产生了什么感受?
17、以发现的眼睛去探索阅读的乐趣。
18、积极主动地与同学互相欣赏习作,能从是否根据需要写出了动物的特点、具体语句等不同角度欣赏评价同学的习作。
19、依据课后习题进行小组讨论
20、师问:“古怪”什么意思?“古怪”就是奇怪、奇特的意思。老舍家的这只大猫有多奇特呢,请同学们先认真读一读第2自然段。
1、比较结果,导入《母鸡》一课
2、比起直白的表达来都更为有力,语气更为强烈,情感更为充沛,给人的印象也更加鲜明。辞表和辞里的极端偏离,使言外之意、弦外之音更为深刻。
3、为了让研讨课收到实效,两位老师课前精心准备,多次磨课研课,以语言训练为本,品词、析句、明理、悟情,为大家呈现出了精彩纷呈的两节课。
4、细读习法,快乐分享。
5、通过刚才的交流,我觉得我的动物朋友更可爱了!每一种动物的外形、生活习性各不相同,介绍不同的动物要抓住不同的特点。你能像刚才介绍我的动物朋友这样介绍一下你的动物朋友吗?
6、(设计意图:把不同作家描写的同一类动物的文章放在一起进行教学,既体现了大阅读的理念,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读中去对比,去发现:不同作家对同一类动物从不同角度去观察,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,运用的表达方法不同,语言也就各具特色。)
7、你做事做那麼快做什么,做得快还做的那麼好,让人挑不出毛病,你这是让别人情何以堪。
8、有一次,我和弟弟到那里玩,正好被大黑狗看到了,只见它慢慢向我们逼近,弟弟都被吓哭了。紧急时刻,大黄却不知从哪里窜了出来,向着大黑狗追去。那样子,可不是我认识的老实的大黄。
9、要改变人而不触犯或引起反感,那么,请称赞他们最微小的进步,并称赞每个进步。
10、随着山势,溪流时而宽,时而窄,时而缓,时而急,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。
11、《猫》是老舍先生的一篇状物抒情散文,在日常生活中,猫是一种极常见的动物,可在老舍先生的眼里,家里的猫如同自己的儿女,作者细致、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小猫满月时的淘气可爱,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。全文语言生动传神、风趣十足,对猫的深情倾注其间,令人百读不厌。
12、这节课,同学们通过介绍自己熟悉的动物朋友,从外形、生活习性和共同经历的事情等方面来写,突出了动物的特点,表达了对动物朋友的喜爱之情。
13、不论是正话反说,还是反话正说,比起直白的表达来都更为有力,语气更为强烈,情感更为充沛,给人的印象也更加鲜明。辞表和辞里的极端偏离,使言外之意、弦外之音更为深刻。你可真是个自私自利的家伙,自私自利得把所有痛苦都留给了自己。明褒实贬的句子大全:你真傻,总是为了救别人的生命而不顾自己的安危。我的奶奶很傻,傻得总把最好吃的留给我,自己吃剩下的。明贬实褒意思是表面在挖苦你,仔细琢磨却是在褒奖你。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,不仅使句子富有幽默感,还能恰当地表达出对事物的喜爱之情,更有亲昵的味道。你可真是个自私自利的家夥,自私自利得把所有痛苦和灾难都留给了自己。
14、母鸡有什么特点呢?老舍先生一开始用了这样几个词来写:(出示:没完没了细声细气如怨如诉发了狂)词语是有温度的,应该用怎样的情感来读这几个词?
15、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,不仅使句子富有幽默感,还能恰当地表达出对事物的喜爱之情,更有亲昵的味道。
16、老师的女儿总说,她的妈妈不是个好妈妈,都没有时间管她。
17、(设计说明)激发学生兴趣,获得剧本的相关知识,为接下来编写剧本做准备。
18、说一说你印象最深的部分。
19、“中国要作家,要‘文豪’,但也要真正的学究。”(鲁迅《我们怎样教育儿童的?》)